现状分析
汽配经销商目前的困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下游汽车维修厂、消费者环节来进行分析,以便寻找出汽配经销商的发展之路。
汽配生产环节现状分析
1、OE厂商:为整车厂配套生产零配件的企业,同时也为售后市场提供零配件,但基本不以自己的品牌销售,而借用整车厂的品牌和渠道,进入售后市场。
2、独立生产厂商:这是国内最多的生长商,规模参差不齐,有少数企业希望建立自己的品牌,多数企业借整车厂的品牌,通过各种经销商进入售后市场。
3、国外厂商:有很多国外著名企业进入中国,如德尔福、博世等,以自己品牌进入中国,但同中国合资的OE厂商,多数仍以整车厂品牌进入售后市场。
结论:
以自有品牌进入售后市场的独立配件生产商数量很少是国内流通业不发达的原因之一,而独立汽配生产企业中缺乏品牌生产厂商,则与我国的汽配产业结构有关,我国现在的汽配产业结构是以整车厂为核心组建多层配件企业,整车对配件企业有着较大的话语权。

汽配流通环节现状分析
1、大型批发商: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他们都直接从国外进口配件或从OE厂家处购买,分销给国内各配件经销商。
2、中小规模的汽配经销商:他们数量众多,从批发商或厂家进货,多数直接面对各车辆维修厂。
3、非独立的特约维修厂:他们多从整车厂的配件部采购配件,满足自己维修的同时,也向其他车辆维修厂出货,以轿车的特约维修张为主。
结论:
1、基本没有厂家管控的分销体系;
2、批发商数量少,没有出现大型连锁体系;
3、流通资本基本没有渗透到维修领域;
4、管理水平落后
下游汽车维修厂的现状分析
1、人员素质低,对零配件的鉴别、安装知识等尚须提高;
2、我国有33万维修企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普遍的蒙骗消费者现象;
3、品牌连锁汽修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
4、由于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好坏攸关生命和财产安全,而消费者又难以辨识假冒伪劣零部件,所以消费者都愿意到一家品牌商誉好、信得过的维修厂去维修保养;
5、多数维修厂修理的车型很杂,不备件或仅配备易损件。
结论:
1、汽车维修厂希望得到配件知识的培训;
2、维修厂最希望经销商能实事求是的发给自己配件,原厂的就是原厂、配套的就是配套的,品牌件就是品牌件,杂牌就是杂牌,最恨被糊弄;
3、面多修理车型的不确定性,维修厂不希望自己积压太多库存,希望经销商能够及时的把所需配件发货到维修厂处。
车主的消费特征分析
1、成熟度低,对配件品牌的认识有限,维修时更相信修理工的推荐;
2、车辆平均使用年限少,很多还在保修期内,配件更换次数少;
3、总体保有量在迅速增加,但人均数字还比较小,轿车类多集中在大城市保有;
4、私家车保有量增加速度超过公车,但多为经济类轿车;
5、对多数车主来说,汽车还是贵重物品,希望能得到好的维修,不敢自己修理;
6、中高档车主对零配件品牌的价格敏感性低,有品牌消费的意识。
结论:
1、易于产生渠道品牌;
2、售后配件市场潜力巨大;
3、配件DIY市场远未成熟。
4、考虑到安全性,中高档消费者一般会选择原厂件或维修工推荐的质量好的产品。
2018年汽车后市场六大看点
李书福父子首登胡润全球百富榜
为“双积分”,车企纷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