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零点起,滴滴宣布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业务对全量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5月19日,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但是车主要恢复使用该平台接单,需要完成注册身份验真、接单身份验真、隐私保护设置等6个步骤。

滴滴顺风车整改之后,乘客的乘车感受和司机的接单体验有哪些变化?之前存在的评论和社交乱象还有吗?5月19日-21日,新京报记者多次乘坐顺风车,体验整改后的变化和效果.滴滴顺风车整改后,调整加入了紧急求助功能。
整改后体验:接单的顺风车主减少
“接单的车比以前少了,而且好车也没有以前多了。”顺风车的重度使用者赵晗(化名)在顺风车整改结束后第一时间进行了体验,半年来使用了五六十次顺风车的她,觉得现在叫车不如之前方便。
经常夜班赶不上北京地铁房山线末班车的贾国威(化名)也有类似感受。他介绍,以前下夜班在丰台科技园叫车去往房山长阳镇,订单发出后,行程下面会显示六七十个顺路车主,一般10分钟左右就有人接单。这两天,相同时间段发出订单后,行程下只显示不到三十个等待接单的车主,接单时间在30分钟左右。
司机看不出乘客身份特征,没法挑单了
马师傅是一位顺风车老司机,一年来拉了120多单顺风车。他告诉记者,行程中“哭的有笑的有,喝醉酒的也有。”
马师傅觉得,不仅司机不能喝酒,对乘客“禁酒”也是个好事,“喝多了不下车,吐车上的,太多了。”
“经常有乘客因为先送谁的问题起争执”,马师傅说,“有的人明明距离远却要求先送,说自己先上的车”。出现这种情况,马师傅也很无奈,“(以前)就看评分呗,评价分只有50多的我一般不拉。”
■ 焦点
取消评论,顺风车就完美了?
5月19日,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早在5月16日,滴滴就公布了阶段性整改措施,包括顺风车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等。
“像什么‘气质美女’‘安静美少女’‘素颜美女’等评价标签,让人感觉很别扭”,顺风车乘客王艳(化名)对顺风车下线评论功能表示欢迎。
此前滴滴顺风车的《用户指南》对于修改评价解释称,“行程结束后,系统会提供一些有趣的标签以便选择,你也可以手动填写添加标签,每个行程最多可为对方添加三个标签,标签一旦添加后无法删除。”
整改后的顺风车,行程完成时,被下线的个性标签被“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替代。对于个性标签的下线,车主刘辉之前也没太留意过,对此没什么异议。不过,也有车主向记者感叹“总有一种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人的感觉”,“司机也怕遇到坏人啊”。
不少用户也有这种顾虑。“保留原评价功能,但不是评价长相,评价选项固定化、量化,比如司机是否守时、是否绕路等、是否私下带人,方便我们乘客选择。”用户李若建议。
此外,李若认为,滴滴可以考虑修改出发前取消问责规则,限制司机无故临时取消行程的行为,尤其是临出发前无故取消,应该有惩罚机制。